香书小说 > 穿越小说 > 大明皇长孙:朱棣送我上皇位 > 正文卷 第840章:(全书完)新皇登基,日月同辉
最新网址:www.rrrtts.com
    自古以来,就有除夕守岁的习俗。

    老朱家都是从民间来的,自然也同样有这个习惯。

    且守岁,有为长者延续守岁的说法,哪怕只是传说不可信,但皇家这里,自当是争先恐后。

    因此在晚宴过后,除夕夜不算结束,作为皇宫,还有大量的歌舞表演。

    每年的除夕,朱英都会开支一笔花费,用来作为皇宫除夕的节目。

    其中舞台的搭建,主要是在奉天广场,周围都架着大炉子,火光升腾,完全感受不到寒冷。

    周围还有搭起来的棚子,可以遮蔽风寒。

    除了皇家外,许多大臣也是能够被邀请进来的,这也算是另一种形式上的春节晚会了。

    况且,明日作为朱英的登基大典,今年的除夕夜尤其不同。

    从名义上说,这是从洪武年过渡到永盛年的第一夜,寓意重大。

    此番春晚的招募,不仅是大明本土的各类戏曲,包括其他国家的一些节目,都会被安排在内,在大半年前,许多表演人员,就已经在为此准备了。

    能够登上这次的奉天大舞台,对于任何一个戏班子,演出人员来说,那可谓是最高荣耀了。

    因此也是极早的就开始排练。

    看台上,最前面的一排,自然是朱英跟朱元璋。

    第二排就是藩王们,然后是亲王,皇孙。

    后边则是蓝玉等国公侯,再便是七部大臣,朝廷重臣。

    今晚大概是没人睡觉了,因为在丑时过后,也就是凌晨两点舞台许戏曲歌舞结束后,便是开始朱英的登基大典,祭祀上天。

    不仅仅是皇宫里,此时整个京师南京城内,皆是灯火辉煌。

    各大戏院,为了庆贺明日太孙登基大典,免费演出,正阳大道上,更是搭建了大量的舞台。

    茶楼里,酒楼里,说书先生神情激动,语气高昂,完全没有停歇的意思。

    爆竹声响彻不断,街道上人群汹涌,可谓是真正的举天同庆。

    再放远处,整个大明王朝,完全是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之中,各大府城,县城,乃至于乡下村寨,全然欢腾一片。

    所有大明的百姓都明白,当除夕过后,便是从洪武三十七年跨越到永盛一年。

    “三十七年,三十七年,眨眼而过啊,犹想当初,咱还是个放牛娃,为了吃上一口饭,是想尽了法子。”

    “又逢乱世,动荡不安,苟且偷生的活着,入了红巾军,从死人堆里爬出来,谁又会想到,几十年前那个衣衫褴褛,当了和尚,又当乞丐的放牛娃,会是今天的咱呢。”

    舞台上歌声嘹喨,但朱元璋却没有多少心思去听了,他拉着大孙的手,安静的述说着。

    朱英也似乎是感受到了什么,没有说话,只是紧握老爷子粗糙的手掌。

    “咱曾经以为,会跟其他的兄弟那样,就战死在了哪块地方,埋骨他乡,毕竟咱什么都没有。”

    “大孙你可莫要小瞧咱,咱知你武艺高强,可当年咱那也是冲锋陷阵,不在话下,若非是如此,那也得不到郭大帅的赏识,娶了你奶奶进门。”

    “若是没你奶奶,咱还真办不成今日这般大事,可惜你奶奶太思你,去得早,不然她那身子骨,可要比咱活得久。”

    “咱现在还记得,那个时候,咱第一次见到大妹子,她是郭大帅的养女,咱当时就想着,这天底下,怎的会有这般美丽的女菩萨。”

    “大孙呐,咱给你说,你奶奶年轻的时候,那可是个大美人,咱们军队里,不知多少人对她爱慕,许多人想着法子,就是为了多看她一眼。”

    “但是你奶奶她,是谁都可看不上,就是看上了咱,郭大帅也是瞧得上咱,问了大妹子的意思,便是把大妹子许配给了咱。”

    “那个时候,真就是咱这辈子,最为开心的时候了,咱硬是两天两夜高兴得没合眼,躺在那床上呐,翻来覆去的,盖上被子笑,汤和那老小子,还以为咱得了失心疯,差点去给咱请大夫来了,哈哈哈。”

    “以后成了婚,郭大帅被小人蛊惑,把咱关了起来,不给吃食,是你奶奶,偷那刚出炉的烙饼藏在怀里,给咱送来,还把自己给烫伤了。”

    “要不是如此,咱说不定就饿死在那了,你奶奶可是救了咱的命呐。”

    “对咱来说,能娶你奶奶,便是这辈子最为值得骄傲的事情。”

    朱元璋平静的语气里满是叹息,大妹子的身体一直很好,比他的好多了,然而当年大孙薨逝,大妹子实在是受不了这个打击,心气亏空,就此撒手人寰。

    “只恨是老天命运弄人,大妹子她以为去到下边能找着你,却怎么会想到,你还在上边呢。”

    “若是.若是唉.苦了她了,不过还好有老大陪着,在下边应是不孤单吧。”

    “老大这个家伙,也是个不孝顺的,常言道,父母在,不远游,咱还在这呢,他就丢下咱,去找他娘了。”

    “当年,你爹出生的时候,咱正在打集庆,也就是咱们现在待的京师,当时,正是攻打城门的关键时刻,你爹出生的消息就传来,紧接着,城门就破了。”

    “这破城之功,当是有你爹一半的功劳。”

    “你爹小时候可不像你那般顽皮捣蛋,可是乖巧着呢,读书什么的,从来都不用咱跟大妹子操心,宋濂这些大儒,个个都说你爹天资聪慧。”

    “唯一差的点,就是你爹性子软,心太慈,不够狠,这当皇帝,太仁慈可不是啥好事,那时候老二老三他们几个犯了错,每回都是你爹来求饶。”

    “便是临走的时候,还求着咱,给老二说好话,这孩子,诶.”

    说着说着,朱元璋的声音,突然变得有些哽咽起来。

    往年的一幕幕回忆,在朱元璋的脑海中,蓦然的开始变得越发清晰,那些已经深埋的记忆,好像被风吹散,生动的展现了出来。

    欢喜的时刻,开心的时刻,幸福的时刻,那最初时候,跟大妹子,标儿,一家三口,过着其乐融融的时光。

    然而,大妹子离开的时候,老大朱标离开的时候,这些痛快,心伤,悲痛的记忆,也是同样一股脑的涌上心头。

    “大孙你说,他娘俩怎的就这般狠心,把咱就这么的丢下了呢,就把咱丢在这世上,孤零零的,孤零零的,咱一个人他们怎的这般狠心。”

    万般思绪上涌,年仅八十的朱元璋,老泪纵横。

    “爷爷,我还在,孙儿还在,在这里。”

    朱英双手紧握老爷子,连忙开口说道。

    感受到手里的触感,眼睛已经有些浑浊的朱元璋,看到面前的人儿,这才缓缓止住了悲痛的情绪。

    “是啊,大孙你还在,还在咱的身边。”

    此刻,朱元璋才感受到舞台上的戏曲声,周边的叫好声,繁华的场景,让朱元璋这才有几分真实的感受。

    方才,他好像是脱离了这周边的一切,陷入了自己的世界里。

    这样的感觉,其实跟后世的自闭症有很大的相似,是情绪封闭的一种体现,还好朱英在。

    对于这个小时候自己亲自跟大妹子一起养着的大孙子,朱元璋自当有完全不同的情感。

    这时,突的焰火齐现,炮声轰鸣。

    整个南京城上方的天空,都被五颜六色的璀璨烟花所覆盖,这是除夕夜过,新年到了。

    从现在开始,洪武年过,为永盛元年。

    如今的烟花,随着火药技术的成长,比曾经的爆竹已经更为绚丽多彩,皇宫这边更是直接动用火炮来发射高空烟花,让烟花能够在更高的天空中绽放。

    哪怕是南京城外百里,都依然是清晰可见,甚至还能看到云层。

    “真的,很美,这是咱见过最美的花火。”

    “如果大妹子在,一定会很高兴吧,她最喜欢看这些了。”

    朱元璋目光有些停滞,呆呆的抬头看着天空上的烟火,嘴里喃喃说道。

    儿子也好,孙子也罢,其实在朱元璋心里,大妹子才是永远的第一位。

    人一辈子,陪伴时间最久的,最亲的,不是父母,亦不是儿女孙子,而是枕边人,白头偕老的伴侣。

    尤其对于朱元璋来说,多年以来的相濡以沫,更是在他心里,占据了最为重要的位置。

    是以大妹子离开后,朱元璋甚至不要确立皇后。

    烟花在上空燃放了足足近半更天,这才稍稍停歇下来,放在后世,也就是一个多小时。

    对于普通百姓来说,这一个多小时燃放的烟花,是他们完全不敢相信的数字,是普通家庭一辈子都赚取不的钱财,也只有皇家富裕,才能承担得起如此花费。

    “差不多了,大孙,该去准备登基大典的事情了。”

    “咱还有一句嘱咐,记着,以后,不要太为难你的叔叔们,咱知你忘掉了曾经的记忆,然在你小的时候,他们每个都曾经非常的疼你。”

    “自古皇家无情,但咱希望咱们老朱家不要这样,别为难他们,答应咱,好吗?”

    朱元璋的声音中,带着几分恳求,或许是他已经感受到了什么,才会说出这样的话。

    “爷爷请放心,孙儿,不会为难他们的。”

    朱英郑重的说道,同时眼眶之中,微微泛红,他也似乎感受到了什么,可这个时候,却不知道该怎么说了,或许是在害怕开口。

    朱元璋咧嘴笑道:“快去准备吧,咱还想看看,咱大孙登基的威风时候呢。”

    登基仪式是繁琐且严格的,不管是祭祀上天,还是其他的一些安排,每个过程都有很大的讲究,神圣而威严。

    这可以说是最为庄严肃穆的仪式感了,也是皇权的体现。

    大量的宦官还有士兵出现,迅速对奉天广场搭建的舞台跟其他设施进行拆除,然后换上新的装饰。

    大臣们也要在奉天门外进行等候,只有皇室子孙才能在奉天广场内。

    大量的宫廷乐匠准备着,从祭祀到登基,包括其中的阅兵,这里头有数十种乐曲。

    登基这么重大的仪式,怎么能没有背景音乐。

    沐浴,更衣,换上崭新的龙袍。

    这件龙袍并不跟后世常见那样复杂华丽,反而要简单几分,除了有几团龙纹外,就只有简单的暗纹,显得恢弘大气,并不奢靡。

    印象中龙袍的十二章纹,是明朝历史上英宗之后的皇帝才有的。

    其中袖口也不宽大,而是很窄,跟后世有几分类似,多了几分简洁干练。

    按照流程,朱英先去太庙,社稷坛祭祀,而后就是到正阳广场,举行的升旗仪式。

    走过祭祀流程之后,天边已经是微微亮了。

    而在正阳广场,早已经是密密麻麻的人群,不仅是大明百姓,大量的外国人也是在此刻出现。

    因为提前半年就广而告之的关系,许多外国人很早就赶了过来,为的就是等待着见识到大明太孙,或者说新的大明皇帝。

    大明能有今日之广阔,繁荣,昌盛,跟大明太孙分不开干系。

    尤其是最近几年,太孙已然跟皇帝没有太大区别。

    不管是神州历史,还是国外历史之中,如此之强大的皇帝,是非常的稀少的,尤其是如今大明对整个世界的影响力,还有远超神州历史的疆域版图,可谓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。

    这么强大的皇帝登基仪式,可以说绝对是在世界历史上,都是最为浓厚的一笔,也不难怪几乎所有人都想要参与进来。

    别说是正阳广场周边,哪怕是房屋上,都是挤满了人,当然,还有守卫。

    这等场景,后无来者暂且不提,必然是前无古人。

    场面浩大,但朱英并不说什么。

    当然,说什么也没啥用,根本听不到。

    在龙辇抵达升旗台的时候,朱英从龙辇上走了下来,朝着旁边的太监郭忠微微点头示意。

    郭忠当即大声喊道:“陛下谕旨,升旗!!!”

    在郭忠的身后,还有一个数十人的侍卫团,这些人是进行挑选的大嗓门。

    随着郭忠喊话,侍卫团当即扯起嗓子复诵:“陛下谕旨,升旗!!!!!”

    旗帜上升,围绕在朱英身边的数千将士,宦官,尽皆跪地俯首,大喊道: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!!!”

    更远处,所有在正阳广场的将士们,全部跪地: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!!!”

    紧接着,但凡听到声响的百姓,激动的跪在地上,大声嘶吼着: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!!!”

    朱英站在升旗台上,能够听到整个南京城,都在不断传响着这个声音。

    远处,更远处,不管此刻在做什么,干什么,只要听到这个声音的人,哪怕他们距离皇宫再远,什么也看不到,也会当即跪地高呼。

    实则,不仅仅是南京城。

    登基大典时辰是确定的,为辰时,也就是早上七点整。

    是时,大明疆域内,各大府城,县城,乡镇,尽皆是在这个时辰,朝着南京城的方向跪地高呼。

    高丽,倭国,占城,真腊,暹罗,安南,天竺,尽皆是高呼吾皇万岁之声。

    这就是现在朱英的影响力,大明皇权的威严。

    此刻的朱英,可以放肆大胆的说:朕即国家!

    若是更为嚣张一些,当可自号千古一帝。

    升旗并未是结束,而只是整个登基大典的开始。

    在接下来的流程里,主要的流程便是阅兵。

    三十万大明精兵,将会在正阳大道上,排成一个个方队,等候他们的新皇检阅。

    同时,这也是给大明百姓的保障,还有对天下万国的威慑。

    为了这次的阅兵,所有参加的将士们,都经过最为严格的操练,跟曾经朱英册封太孙的阅兵不同,此次要求更为严苛。

    当一个方阵走来的时候,几乎只能听到一个脚步的声音,若闭上眼睛,感受那地面的震动,如同是一个巨人在缓步走来。

    而这样的方阵,是三十万精锐,尽皆具备的军事素质。

    哪怕是对军事完全没有了解的百姓,也能明白这其中的可怕之处。

    那些其他国家过来观礼的使臣,在如此精兵之下,一个个是脸色惨白。

    三十万精锐之士啊,多少国家,连这些参加阅兵的士兵数目都没有,哪怕有一万,不,数千这样的士兵,都已经能轻易踏破他们的王都了。

    更别说,大明如今,士兵过两百万,多少国家,全国人口加起来,都没这般数目。

    而作为大明人,所有的百姓,此刻在心中升起一股极强的自豪感。

    看,这就是我们的国家,我们的大明。

    即便是朱樉,朱棡,朱棣这些藩王皇子们,此刻心中也不由是服气。

    尤其是朱棣,他曾经几度,想着登临皇位,在他看来,在大哥朱标薨逝之后,父皇的子嗣之中,也就自己最有资格继承皇位。

    但现在,不得不服。

    他清楚,哪怕是父皇把皇位传给了自己,大明也不可能在自己手中,达到今日这般的鼎盛程度。

    甚至可以说,远不如也。

    朱允炆微微抬头,看向朱英的方向,眼神中透露出复杂的目光。

    在他的旁边,是洋溢着兴奋的朱允熥。

    朱允熥此刻真想大声高喊:这,就是我大兄,亲大兄。

    一列列军队在正阳大道上行走,当行走至奉天门前时,便是高呼‘万岁!’

    这场阅兵仪式,一直持续到未时中,也就是下午两点才算结束。

    接下来的仪式,便是在皇宫里的奉天广场举行了。

    在奉天广场台阶上方,奉天大殿前,摆放着两张龙椅。

    当文武百官浩荡上千人过来时,朱元璋此刻正坐在龙椅上。

    朱英则是从下方,一步步走上台阶,走到朱元璋面前跪地磕首。

    “好大孙。”

    朱元璋笑着说了一句,旁边司礼监太监刘和,躬着身子,木托盘上放着一顶冕旒。

    冕旒便是后世中可以常看到的,一个圆筒帽子上面放一个横板,前后都有帘子的皇冠。

    横板有讲究,前面是圆的,后面是方的,前后各掉着12根用五彩丝带串着的12颗玉石,形成一个小型的“门帘”。

    冕旒源于“周礼”,天子之冕十二旒,诸侯九,上大夫七,下大夫五。

    在周之后,冕旒通常作为皇权的象征。

    皇帝很少会戴冕旒,只有在非常正式的场合下才会佩戴,而在这个时候,冕旒也是象征着皇权的更替。

    朱元璋起身上前,摘下朱英头上的乌沙翼善冠,接过太监刘和托盘上的冕旒,为朱英戴上。

    此刻,算是整个仪式的最后流程了。

    戴上了冕旒的朱英,随着朱元璋一起,坐上了属于自己的那一条龙椅。

    奉天广场中,文武百官再次跪地山呼: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!!!”

    朱英先是看了眼老爷子,在其肯定的目光下,朗声道:“众爱卿,平身!”

    此时,天象变化。

    天空之上,罕见的出现了日月同辉的景象。(本章完)



亲,点击进去,给个好评呗,分数越高更新越快,据说给香书小说打满分的最后都找到了漂亮的老婆哦!
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:https://wap.rrrtts.com,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,无广告清新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