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网址:www.rrrtts.com
    第二天清早,天空湛蓝,阳光透过云层洒下,给大地披上了一层金色的轻纱。唐太宗像往常一样,身着龙袍,步履稳健地走向朝堂,却发现大臣李清歌并未出现。正巧程咬金也因公务前往了扬州,太宗的脸上不禁露出了疑惑的神情。

    “李清歌今天怎么没来上早朝呢?”太宗问向殿下的群臣,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。大臣们面面相觑,都是一脸茫然,不知道是怎么回事。他们心中暗自揣测,却不敢轻易开口。

    “程将军现在在哪里呢?”太宗又问,眉头微微皱起。

    “不知道啊,您见过他吗?”有人小心翼翼地回应,生怕触怒了龙颜。

    “没有,我也没见。”太宗摇摇头,心中的疑惑更甚。他环视四周,只见大臣们或低头沉思,或小声议论,却都没有李清歌的消息。

    太宗心里琢磨着:“这小子又在搞什么鬼?身为朝廷重臣,突然就不见了,这也太不像话了!”他深知李清歌的性情,虽有些不羁,但向来行事有分寸,这次怎会如此失态?

    “你们真的都不知道他去哪儿了吗?”太宗再次问道,声音中透露出一丝急切。群臣纷纷摇头表示不知道,有些人甚至开始私下里议论纷纷。

    “李清歌这个人平时就我行我素,现在居然连早朝都不来,真是太狂妄了!”一个平时对李清歌有意见的大臣低声嘀咕道。

    “就是,仗着自己有点功劳,就越来越放肆了!”另一个人附和着。

    “照这样下去,恐怕连皇上都不放在眼里了。”又有人小声说道。

    这些话语像针一样刺在太宗的耳中,他苦笑着摇摇头:“你们这些人啊,哪里懂我的心思。李清歌虽然行为不羁,但他并没有恶意,只是想过点悠闲的日子罢了。而且他的才智过人,这点小事也不算什么大错。”

    想到这里,太宗的心情稍微好了一些。他决定亲自去程咬金的府上看看,或许能从中得到一些线索。于是,他问群臣:“你们还有没有什么事情要奏报?”大家见太宗神色严肃,都收敛起神色,认真地汇报起来。

    退朝后,太宗带着几个宦官直奔程府。宦官们高声喊道:“皇上驾到!”声音在府邸中回荡,惊动了正在熟睡的李清歌。

    李清歌从梦中惊醒,惊讶地问:“皇上怎么来了?”她揉着眼睛坐起身来,长发如瀑般垂落在肩头,显得有些凌乱。

    “小翠,现在什么时辰了?”李清歌问身边的婢女,声音中带着一丝慵懒。

    “已经中午了,将军快起来吧,皇上已经到了内殿,我这就去给您准备洗漱的水。”小翠回答着,还关切地问李清歌饿不饿,要不要准备饭菜。

    李清歌摆摆手表示不用,等婢女离开后,她赶紧整理好衣冠出去迎接。虽然心里有点不情愿,但皇上都来了,她也不能不迎接。她心中暗自嘀咕:“李世民真是多事,不就睡过头了吗,至于这么大惊小怪吗?朝中大臣那么多,多我一个不多,少我一个不少。他倒也挺闲的,这种小事都要亲自跑过来问。”

    走到凉亭时,正好碰到太宗快步走来。李清歌连忙躬身行礼:“陛下亲临,微臣有失远迎。”她的声音清脆悦耳,带着一丝歉意。

    太宗看着李清歌,问道:“你今天为什么没来上早朝?”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责备,但更多的是关心。

    李清歌解释道:“微臣看到园子里的西瓜已经熟了,就想着好好研究一下烹饪的方法,好献给陛下品尝。没想到一不小心就沉迷其中,错过了早朝的时间,请陛下恕罪。”说完后,她还露出一副委屈的样子,仿佛真的是因为研究西瓜而错过了早朝。

    太宗听了她的解释,怒气稍微消了一些。他看着眼前这个女子,心中暗自思量:“李清歌虽然行事不羁,但她的才智和忠诚我是知道的。这次或许真的是因为研究西瓜而耽误了早朝。”想到这里,他说道:“你虽然有你的理由,但早朝是国家的大事,怎么能轻易忽视呢?群臣们恐怕已经对你有意见了。”

    李清歌听了太宗的话,心中暗自懊悔。她知道自己的行为确实有些不妥,但一想到那些圆滚滚的西瓜和即将烹饪出的美味佳肴,她又觉得有些委屈。她看着太宗,眼神中带着一丝恳求:“陛下,微臣知道错了。以后一定会注意时间,不再耽误早朝。请陛下再给微臣一次机会。”

    太宗看着李清歌恳求的眼神,心中暗自发笑。他知道这个女子虽然行事不羁,但内心深处还是有着对国家和君主的忠诚。他点了点头,说道:“好吧,这次就原谅你了。不过以后要注意时间,不要再耽误早朝了。”

    说完后,太宗又好奇地问道:“西瓜是个什么东西?朕以前还没听说过呢。”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好奇和期待。

    李清歌听了太宗的话,心中暗自得意。她知道太宗对新鲜事物总是充满好奇,这次正好可以借此机会让他见识一下西瓜的美味。她笑着说道:“陛下,西瓜是一种非常美味的水果。它的外皮是绿色的,里面却是红色的果肉,口感清甜多汁。微臣已经想好了几种烹饪方法,等会儿就献给陛下品尝。”

    太宗听了李清歌的描述,心中更加好奇了。他决定亲自去看看这种神奇的水果。于是,他跟着李清歌来到了后院。只见院子里一片翠绿,藤蔓缠绕在一起,上面挂满了圆滚滚的西瓜,碧绿诱人。太宗第一次看到这种植物和果实,非常喜欢。他让李清歌给他详细介绍一下西瓜的生长过程和烹饪方法。李清歌很高兴地答应了,带着太宗仔细地观察起来。她一边介绍着西瓜的特点和烹饪方法,一边想象着太宗品尝到西瓜后的满意神情。她知道这次虽然耽误了早朝,但凭借西瓜的美味和自己的才智,一定能够得到太宗的谅解和赏识。

    “程大人,这就是您说的西瓜吗?朕可还没尝过呢。”李世民脸上挂着由衷的喜悦,话语中满是真诚与期待,仿佛一个孩子即将探索到一个全新的世界。

    李清歌心中暗自思量:【没见过也正常,毕竟这西瓜是五代十国那会儿从西域传进来的,您身为皇帝,哪能都知道这些乡野之物呢?也就我在这,您才有机会尝尝鲜,不然,这瓜您可能一辈子都碰不上。哎,我怕您吃完还得问我这瓜怎么种,想大面积种植,那可麻烦了。要不是为了讨好您,我哪会轻易拿出来啊?我种的蔬果多了去了,随便挑一样,您可能都没见过。】尽管心中这么想,但李清歌脸上还是笑得跟春天般温暖,仿佛能融化一切寒冰。

    “陛下,这就是西瓜,用刀切开,里面的红瓤又甜又多汁,请您品尝。”李清歌的话语平静而充满敬意。不一会儿,仆人已经摘了瓜切开,细心地切成块,还放在了冰块上,那晶莹剔透的冰块与鲜红的西瓜块相互映衬,看着就让人食欲大增。

    李清歌觉得还不够周到,悄悄吩咐了仆人几句,仆人飞奔而去,很快回来时,西瓜块上多了几根精致的竹签。这一细节,无疑让本就诱人的西瓜更加方便了品尝。

    “陛下,请享用。”李清歌再次邀请,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柔。

    然而,李世民的心思似乎并不全在这西瓜之上,他的眼神偶尔飘忽,似乎在思考着什么重要的事情。

    【乡野之人?这小子说话总爱拐弯抹角,这话听着就不舒服。算了,朝廷和长乐公主的事已经让我够头疼了,懒得跟你计较。】李世民心中闪过这些念头,随即收回了心神,专注于眼前的西瓜。

    他一看,透明的碗里,冰块上错落有致地放着红瓤西瓜块,颜色鲜艳得如同宝石,让人垂涎欲滴。

    “这就是西瓜吗?”李世民认真地问道,眼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。

    “是的,陛下请品尝。”李清歌难得地露出了温和的笑容,那笑容中藏着几分狡黠,仿佛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。仆人立刻把碗端到了两人之间,空气中弥漫着西瓜的清甜香气。

    “这些小签子是干啥的?”李世民没见过这新鲜玩意儿,又问道,语气中带着几分孩童般的纯真。

    “陛下,这是吃西瓜用的,臣给您示范一下。”李清歌看出李世民的心思并不完全在这里,便好意地带着点谄媚,仍然和气地回答。他拿起竹签,优雅地扎进红瓤里,轻轻地咬了一口,示范给李世民看。

    李世民也跟着学,一口下去,鲜甜的瓜汁四溢,满口清爽,连肠胃都感觉舒畅起来。那是一种前所未有的美妙滋味,让他忍不住赞叹出声。

    “太好吃了!朕这辈子都没吃过这么美味的东西!”李世民由衷地赞叹道,目光中充满了对李清歌的感激与赞赏。

    “程大人,这西瓜是从哪儿来的?怎么这么好吃!”李世民边吃边问,满脸期待,仿佛一个渴望探索未知世界的孩子。

    “陛下,这是臣游历四方时,从一个商人那里买来的。”李清歌实话实说,心里却在嘀咕,预见到接下来的麻烦。

    【我就知道,李世民一旦知道这东西,肯定会打破砂锅问到底,烦人啊!你自己吃就行了,我教教你手下人,你就能常吃。要是真为百姓着想,把种法传出去也行,就是别再来烦我!上次红薯的事就够我忙活的了,这次我可不想再浪费时间。唉!堂堂一国之君,怎么这么多事啊!】

    尽管心中吐槽不断,但李清歌的脸上依然保持着得体的笑容。

    李世民听出了他的腹诽,但并没放在心上。李清歌的懒散和直率他早就习惯了,这也是他为何如此器重李清歌的原因之一。

    然而,为了皇家的未来和百姓的福祉,他必须做出一些决定。

    李世民想到这里,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。他知道李清歌的想法,也明白他并不想揽下这个推广西瓜的任务。但李世民也有自己的考量。

    谁最合适来做这件事呢?答案不言而喻,自然是第一个发现西瓜并且种植技术高超的李清歌了。他并不是想麻烦李清歌,只是种植这种事,交给有经验的人才能事半功倍。

    “程卿,西瓜的推广还需要你亲自来负责,朕会派人协助你。等百姓都会种了,朕一定重重有赏。”李世民说完,嘴角挂着一丝笑意。他心中暗自得意,觉得这次终于略胜一筹。

    然而,李清歌听到这话,心里却是翻江倒海。

    【我靠!上次红薯的事,李世民还跟我客气客气,这次怎么直接发号施令了!一点谦逊都没有,好像这是天经地义的一样!气死我了!】

    李清歌心里暗骂,瞥了李世民一眼,眼中闪过一丝无奈和不满。

    【这皇帝是越来越过分了,事情越来越多,烦透了!我本来就想当条咸鱼,谁知道这么难!】

    尽管心中翻江倒海,但李清歌还是勉强忍住了抗议的冲动。对方是皇帝,就算不害怕,也得给足面子。

    “臣遵旨。不过农户们都没见过这东西,还请陛下多给些时间。”李清歌勉强答应了下来,心中却已经开始盘算着如何应付接下来的麻烦。他知道,这将是一场漫长而艰辛的推广之路,但他也明白,为了百姓的福祉,他必须尽自己的一份力。

    李清歌表面上看起来挺淡定,回答起太宗的话来也是顺溜得很。她微微低垂着眼帘,嘴角挂着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,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之中。其实啊,她心里盘算的是,种西瓜这事儿简单得很,跟种红薯没啥两样,都是地里那点活儿,门儿清。她就是图个清闲自在,不想日子过得跟打仗似的,所以才拿种西瓜当借口,顺道还能推推太宗的安排。太宗呢,一眼就看穿了她的小心思,但也没说啥,笑眯眯地就答应了,一点都没怪罪她。

    “行,就按程爱卿说的办,不过你得好好干,给大伙儿当个好榜样!”太宗说着,手里还拿着块西瓜啃个不停,红色的果汁顺着嘴角流下,显得颇为狼狈,但他却毫不在意,一脸享受的模样。

    李清歌领了命,心里头其实有点小不乐意。她暗暗嘀咕着:“唉,这被迫营业的日子,啥时候是个头啊?我本来可以舒舒服服地当个闲人,李世民这家伙怎么就不肯放过我呢?想想以前咸鱼一样的日子,多逍遥啊,现在却要每天早起晚睡,累得跟狗似的!”

    “以后啊,我的宝贝东西再也不能随便拿出来显摆了,不然李世民又得让我满世界推广,这日子就没完没了了,我非得成个农业专家不可。”李清歌在心里吐槽个不停,但表面上还是毕恭毕敬的,一副忠臣良将的模样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看着李清歌这副口是心非的样子,太宗也是哭笑不得,懒得跟她计较这些小事儿。他心里头有更大的烦心事呢,眉头紧锁,仿佛能夹死一只苍蝇。

    “唉!”太宗又叹了口气,进了府邸之后,这叹气的声音就没停过。他坐在凉亭的石凳上,目光呆滞地看着远方,仿佛在思考着什么重大的人生问题。

    李清歌一看太宗这愁眉苦脸的样子,心里头也犯嘀咕。她心想:“李世民今天这是咋了?从进门到现在就没见他笑过,肯定是遇上大麻烦了。”

    她想了想最近发生的事情,突然恍然大悟:“听说高阳公主昨天被囚禁了,该不会是她和辩机和尚那点破事被捅出来了吧?”

    再看看太宗那张愁云满布的脸,李清歌更加确信了自己的猜测。她心想:“十有八九就是这事儿。李世民那么宠高阳,不是大事儿哪会轻易囚禁她啊,肯定是这事儿败露了。”

    太宗见李清歌这么快就猜到了自己的心思,心里头也是暗暗佩服。他心想:‘这小子真是聪明绝顶啊,我只不过囚禁了高阳,他就能猜到其中的隐情。要是他能把这股子聪明劲儿都用在国家大事上,那该多好啊!’

    太宗又叹了口气,不过这回李清歌可没猜透他为啥叹气。她心想:“他们俩那点事儿有啥好愁的?既然已经发生了,再愁也没用啊。”

    “高阳都被囚禁了,辩机和尚也跑不了,谁让他胆子那么大,敢跟公主私会呢。”李清歌在心里默默吐槽着,“可惜啊辩机,这事儿关乎皇家颜面,只能秘密处理了。这样一来,高阳的名声或许还能保住。”

    “这事儿其实也没啥大不了的,何必整天唉声叹气的呢?难怪他活得那么短,贞观二十三年就没了。”李清歌在心里默默评价着太宗的寿命问题。

    太宗一听李清歌这话,前半截还挺赞同的,但听到自己寿命的时候,心里就不是滋味了。他想起李清歌以前就说过自己活不到贞观二十三年,当时没当回事儿,现在一听这话,心里头就泛起了涟漪。

    “我才三十一岁啊,正值壮年呢,本来以为自己能再活个几十年呢,没想到竟然只剩下二十一年了。”太宗在心里默默计算着自己的寿命,不禁感到一阵恐惧。二十一年啊,听起来挺长的,但一想到自己终将离开这个世界,那种恐惧感就油然而生。

    不过太宗很快就调整好了心态。他心想:‘不管这预言是真是假吧,反正从现在开始我得更加勤奋才行了,得把剩下的时间都活出价值来。’

    太宗自己给自己打气呢,而李清歌这边又开始琢磨起太宗的生平来了。她心想:“太宗这家伙虽然有时候优柔寡断的,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确实是个厉害的皇帝。用二十年的时间就开创了大唐的盛世局面,让那么多国家都来朝拜他,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。”

    “可惜啊可惜,晚年的他有点荒唐了,竟然迷信起仙丹来了,想长生不老。结果呢?还不是因为这个荒唐的原因早早地就走了。”李清歌在心里默默评价着太宗的晚年生活,“命运这东西啊,真是难以捉摸啊,人力再大也改变不了它啊。”

    太宗一听李清歌这么评价自己也是一愣,没想到自己晚年的荒唐事儿竟然都被她看穿了,而且还说得这么直白。不过转念一想,自己这辈子的功过是非也确实如此啊!他苦笑了一声,对李清歌说道:“你说得对,命运这东西确实难以捉摸。不过我还是想尽力去改变它,哪怕只是一点点。”

    李清歌看着太宗那坚定的眼神,心中也不禁涌起了一股敬佩之情。她心想:“是啊,命运虽然难以捉摸,但只要我们尽力去拼搏、去奋斗,就一定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人生!”

    李世民瞪大眼睛看着李清歌在沐浴,惊讶于她的博学多才,心里却不免暗自惭愧。清晨的阳光透过轻纱窗帘,洒在李清歌湿漉漉的长发上,宛如镀上了一层金辉,更显得她肌肤如雪,清丽脱俗。

    “不行不行,我既然提前知道了这些,将来老了,可千万不能重蹈覆辙,任由身体衰败。”李世民心中暗想,眉头微蹙,眼中闪过一丝忧虑。人人都怕死,更何况是帝王呢?明知天命难违却偏要与之抗衡,这可不是明智之举。

    “唉!”不知不觉中,李世民又叹了口气,那声音低沉而悠长,仿佛承载着无尽的烦恼。

    “希望我以后能清醒点,别糊里糊涂地走到生命的尽头。”他心里默默念叨着,因为分心,又叹了口气,那气息中带着一丝无奈和迷茫。

    “陛下似乎有心事?”李清歌听到他的叹息,好意地问候,但心里还是忍不住想吐槽。她微微侧头,发丝贴在脸颊上,显得有几分俏皮。【唉声叹气的,李世民难道是专门用来叹气的吗?真是奇怪!就算是为了高阳公主的事,也不至于这样吧,牺牲小的保全大的,这是自古以来的道理啊。陛下的心志怎么这么脆弱呢?坐在皇位上好像很憋屈的样子,我怀疑他不是吃了什么仙丹出问题,而是被愁死的。】

    李世民的脸色微微一沉,他虽然性情温和,但也忍受不了别人总是提起生死这样忌讳的话题。关于生死,每个人都避之不及,李清歌这样说,确实让人恼火。

    “今天早上早朝,确实有几件棘手的事情。”李世民想了想,决定告诉李清歌,希望她的博学能给自己一些帮助。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疲惫,仿佛真的被那些事情压得喘不过气来。

    “如果臣的言辞能稍解陛下之忧,臣愿洗耳恭听。”李清歌回答得很客气,但并没有直接承诺会帮忙解决,只是让李世民能倾诉心声。她的话语温柔而坚定,仿佛一股暖流,缓缓流入李世民的心田。

    李世民愣了一下,最终还是如实相告。“我昨天看了奏章,得知东瀛的遣唐使在我们大唐境内胡作非为,京兆尹和各地方官呈上来的奏报,都详细描述了他们的恶行。”说到这里,他又叹了口气,那气息中充满了无奈和愤怒。

    “他们说东瀛人欺压百姓,霸占良家女子,动不动就殴打他人,吃饭不给钱,导致民怨沸腾。这样的行为不是一天两天了,而京兆尹却拖到今天,人命关天的大事才上报给朕。”李世民说到这里,已经带上了怒气,他的声音微微提高,显然对这件事情感到极为不满。

    听到这里,李清歌的脸色也沉了下来。她紧握着拳头,眼中闪过一丝怒火。作为现代人,她对东瀛的印象极差,亲身经历过他们欺压国土的历史,那份痛苦至今仍刻骨铭心。

    【呸!李世民表面上那么强悍,竟然任由别的国家欺负我们大唐的百姓。小国臣服于我们本就容易,怎么对东瀛就这么束手无策呢?大唐正值盛世,国力强盛,而你李世民,作为历史上最强大的君主之一,竟然甘心忍受倭寇的侮辱,真是让人失望透顶!东瀛人不过是来学习交流的,他们何德何能,值得你如此偏袒?你却不顾百姓的疾苦,真是悲哀!】

    李清歌虽然怒不可遏,但还是强忍住了情绪,行礼说道:“此事还需陛下圣裁,但关乎国家尊严,望陛下三思而后行。”她的声音坚定而有力,仿佛一把利剑,直指问题的核心。

    即便没有听到李清歌的心声,李世民也能感受到她的愤怒。听到她的话后,李世民心中的愧疚感更加深重。他低下头,沉默了一会儿,然后缓缓抬起头,眼中闪过一丝坚定。

    刚成为皇帝时,他誓言要安民富国,让万邦来朝。可现在的状况却与他的愿望背道而驰,这让他非常痛心。他暗暗发誓,决定不再草率行事,一定要公正处理这件事情,不能让外邦看笑话。

    “我已经大致了解了情况。”他自言自语般地对李清歌说了一声,然后示意小太监摆驾回宫。他的心绪纷乱,需要好好整理一下思路。他走在长长的走廊上,脚步沉重而坚定,仿佛每一步都踏在了历史的脉搏上。

    李清歌生平第一次失去了躺平的心态。对于倭国的事情,即便是她这样咸鱼性格的人,也想知道最终的结果。她站在朝堂之外,目光坚定地望着那扇紧闭的大门,仿佛要将所有的忧虑和期待都凝聚在那一点上。

    第二天早朝,李清歌早早地就到了。她不是来探听消息的,而是想亲眼目睹李世民如何处理这件事。她坐在朝堂的一侧,目光炯炯地望着李世民,仿佛要用眼神传递出自己的期待和信任。

    李世民为了审理此案,特意召见了京兆尹。“微臣王守志叩见皇上,万岁万岁万万岁!”京兆尹王守志初登朝堂,惶恐地跪倒在地。按他的品级,本不该列席此等重要的场合,但李世民为了表明对此案的重视,特意将他召来。

    朝堂之上,气氛凝重。李世民端坐在龙椅之上,目光威严地扫视着下方的群臣。他缓缓开口,声音低沉而有力:“王守志,你身为京兆尹,为何对此等恶行拖延不报?你可知,这关乎我大唐的尊严和百姓的安危?”

    王守志浑身一颤,额头上的冷汗涔涔而下。他哆嗦着嘴唇,想要辩解,却发现自己无言以对。他知道,自己这次是真的惹怒了皇上,惹怒了这位一向以仁政著称的明君。

    李世民看着王守志的窘态,心中涌起一股怒火。他猛地一拍龙椅的扶手,怒声道:“来人啊!将王守志押入天牢,待朕查明真相后,再作处置!”他的声音响彻朝堂,震得群臣心头一颤。他们知道,这次皇上是真的动怒了。

    李清歌看着这一幕,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情绪。她既为李世民的果断和威严所折服,又为那些受苦的百姓感到痛心。她知道,这场风波才刚刚开始,而结果,将关乎大唐的命运和百姓的安危。她紧握着拳头,眼中闪过一丝坚定,仿佛已经做好了迎接一切挑战的准备。

    “关于东瀛那边派来咱们大唐的使者,王守志啊,你仔细查清楚了吗?”李世民稳稳地坐在龙椅上,眼神锐利如鹰隼,扫过殿下群臣,最终定格在王守志身上,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。

    王守志一听这话,吓得浑身一哆嗦,仿佛被寒风拂过,赶紧跪倒在地,声音都颤抖了:“陛下,东瀛的使节在我们这儿待了一年多了,他们平时确实有些小动作,但我觉得都是些小事,就没深究,想着大事化小,小事化了算了。”

    李世民一听,火气更大了,眉头紧锁,仿佛能夹死一只苍蝇。他心想,这些东瀛使节竟然敢在我们大唐的地盘上欺压百姓,到了你这京兆尹眼里,怎么就成了不值一提的小事了呢?难道你不知道,民心乃国之根本,岂可轻视?

    王守志没看出李世民的愤怒,还委屈巴巴地接着说:“这次上报,是因为遣唐使不小心误杀了一个年轻小伙子,这可是人命关天的大事,不得不报啊。”

    站在一旁的李清歌听到这话,心里头那个火啊,噌噌往上涨,仿佛被点燃的干柴,熊熊燃烧。她紧咬下唇,目光如炬,心中暗自思量:

    【哪里是什么不小心误杀?分明是有预谋的嚣张行径!】

    【你们不知道,后世那些年里,外国人对我们大唐的残忍行径,手段之狠毒,简直让人无法想象。他们不仅掠夺我们的财富,还肆意践踏我们的文化,仿佛我们是任人宰割的羔羊。】

    【现在的这些遣唐使,名义上是来学习我们大唐文化的留学生,可他们学成之后,却反过来强大自己的国家,最终还反过来攻打我们。这种恩将仇报的行为,我们大唐的百姓怎么能忍气吞声?】

    【你们这些人啊,简直就是外国的走狗,不保护自己的百姓,反而去优待那些暴徒。这样下去,只会让我们大唐的民心都寒了!难道你们不知道,水能载舟,亦能覆舟吗?】

    李清歌心里这么想着,脸上也露出了愤怒的表情,仿佛被激怒的狮子,随时准备扑向敌人。她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,那是一种对正义的执着,对国家的忠诚。

    她知道,从公元七世纪初到九世纪末,东瀛为了学习大唐的文化,陆陆续续派来了十几批使者。这些使者来的次数多,规模大,时间长,学的东西也广,对我们大唐文化的传播做出了不小的贡献。他们的到来,无疑为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搭建了一座桥梁。

    特别是从公元六百三十年舒明天皇第一次派使者开始,遣唐使就络绎不绝地来到大唐,学习我们的文化精髓。他们如饥似渴地吸收着大唐的智慧,仿佛一块海绵在贪婪地吸取着水分。而大唐也以礼相待,展现了大国的风范,希望各国都能来朝拜,共同分享这份文化的盛宴。

    在这二百六十多年的时间里,东瀛的文化因为学习了大唐而日益丰富。特别是在奈良和平安时代,东瀛朝廷更是派了十九次使者来大唐。他们带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,踏上了这片充满智慧的土地。其中,阿倍仲麻吕随行的第八次最为有名,他的才华和学识在大唐得到了广泛的赞誉。

    每次遣唐使来,都有上百人,有时甚至超过百人。他们从我们大唐学到了很多东西,包括法律、文化、科技、风俗等等。可以说,东瀛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了我们大唐的影响。他们的文字、建筑、艺术等方面都汲取了大唐的精髓,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。

    但是呢,东瀛最终却背信弃义,侵略了我们中原。这种恩将仇报的行为,让李清歌这个后世之人听了都感到愤怒不已。她仿佛能穿越时空,看到那些无辜的百姓在战火中挣扎,看到那些美丽的城市在硝烟中毁灭。她的心中充满了悲痛和愤怒,为那些逝去的生命和破碎的家园而痛心疾首。

    李世民虽然不知道后世的事情,但作为一个国家的君主,他有着强烈的民族大义。他深知民心的重要性,也明白一个国家的尊严不容侵犯。看到自己的子民受到欺辱,他怎么能坐视不管呢?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,那是一种对正义的执着,对国家的忠诚。

    “哼!王守志,你给我说实话,遣唐使真的是一时失手吗?”李世民的眼神像刀子一样锐利,威严得让人不敢直视。他的声音中充满了威严和力量,仿佛能穿透人的心灵。

    王守志知道瞒不过去了,只好实话实说:“陛下,其实这事儿有隐情。遣唐使去了‘东来客’酒肆,看到一个漂亮的姑娘,就起了歪心思。他们四个人按照惯例想靠近她,本来也没做什么过分的事。但是那姑娘的哥哥是个血气方刚的小伙子,看到妹妹受欺负就上去跟他们争执起来。结果一不小心就失控了,四个人误杀了那姑娘的哥哥。”

    王守志说完后心里也犯嘀咕:以前陛下可从不过问遣唐使的事情啊,今天怎么突然这么严厉?而且看他的脸色那么难看,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啊。他心中充满了忐忑和不安,仿佛一只即将被宰杀的羔羊。

    李世民听完冷笑一声,那声音中带着无尽的寒意和嘲讽:“好一个‘不小心’!我大唐的子民就这样没了命;大唐的女子也差点受到羞辱!这种事情我绝对不能轻饶!”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愤怒和决心,仿佛一头被激怒的狮子,准备扑向它的敌人。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,那是一种对正义的执着,对国家的忠诚。他绝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,绝不会让大唐的尊严受到侵犯!

    李世民愤怒地咆哮着,胸中的怒火仿佛要喷涌而出,他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,震得殿内的烛火都微微摇曳。“为何你最初不将事情的原委如实上报?遣唐使的恶行已经堆积如山,你却一直隐瞒不报!”他的双眼如同燃烧的火焰,紧紧盯着跪在下方的京兆尹王守志。

    李清歌在一旁静静地听着两人的对话,她的目光深邃,仿佛能洞察人心。她的心里不由得冷笑连连,对这位所谓的父母官充满了不屑。

    【李世民啊,这就是你选拔出来的父母官吗?他们不体恤百姓的疾苦,只想着自己的官位和俸禄。因为你的一句话,要万邦来朝,他们就置百姓的生死于不顾,只想着如何让遣唐使高兴。这样的官员,真是大唐的耻辱!】

    【作为大唐的子民,百姓的父母官,他们应该以身作则,保护自己的子民,而不是优待外使而忘了自己的根本。这实在是让人寒心啊!】

    【那些遣唐使者,不过是来求学的异域之人,既不是皇亲国戚,也不是功臣之后。他们凭什么能享受大唐如此庇护?】

    【就算是皇亲国戚、功臣之后,天子犯法尚且与庶民同罪,他们又有什么特权?】

    李世民察觉到李清歌心中的不满和嘲讽,他的怒火更加旺盛。因为李清歌说的,也是他心中的想法。他冷冷地瞥了京兆尹一眼,眼中满是怒意和失望。

    京兆尹感受到李世民的威严,吓得避开了他的目光,低着头颤抖着声音说:“陛下,当初东瀛使臣到来时,您亲口说要优待他们,以传播文化,彰显我大唐的美德。”

    这话一出,李世民气得几乎要吐血。他猛地一拍龙椅的扶手,怒声道:“京兆尹,你竟敢如此曲解朕的意思!”

    他冷冷地质问道,看着王守志跪在地上瑟瑟发抖,胸中怒火如火山般喷发,恨不得走下龙椅用脚踹他。

    “朕说的优待,是让你以礼相待,展现我大唐的礼仪之邦风范,绝不是让你纵容他们胡作非为!”李世民的声音响彻大殿,震得群臣心头一颤。

    说完,他愤怒地走下龙椅,走到王守志面前,指着他的鼻子斥责道:“朕再重申一遍,优待的含义在于礼仪而非放纵!你身为父母官,你的职责是什么?纵容恶行欺压百姓,法纪何在?”

    李世民说到这里,身体微微颤抖,呼吸急促。他的目光如同利剑一般刺向王守志,仿佛要将他看透。

    “你!京兆尹,你作为百姓的父母官,都做了些什么?你置百姓的生死于不顾,反而帮助外人欺压自己的子民,你的罪行不可饶恕!”李世民的声音如同雷鸣一般,震得整个大殿都仿佛在颤抖。

    京兆尹吓得魂飞魄散,连忙辩解道:“陛下,臣确实应该早点上报,这是臣的过错。”然而他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,这样的事情已经成了潜规则,长久以来一直如此,从未得到过严格的管束。今天皇帝的愤怒,实在是出乎他的意料。

    李世民看着他还在辩解,不知道自己的错误所在,更加愤怒了。他一把揪住王守志的衣领,将他提了起来。

    “好一个京兆尹!你不是不能上报,而是不想上报!你把遣唐使欺压百姓当成理所当然的事情,忘了你自己也是大唐的子民,反而成了外人的走狗!他们不过是东瀛的学子,何德何能敢欺压我大唐的百姓?”李世民的声音如同咆哮的狂风,充满了愤怒和不满。

    说完,他愤怒地一脚踹向王守志。“如果没有造成伤亡,恐怕你永远不会过问此事!”他又踹了几脚,仍然愤愤不平。

    李清歌看着李世民这番举动,心中的郁结稍微解开了一些。她暗暗点头,对李世民的愤怒表示赞同。

    【李世民,你终于做了一件人事。】

    【大唐的皇帝,就应该有这样的霸气!京兆尹这个败类,甘愿做东瀛的走狗,辱没了我大唐的颜面,留他何用?】

    李世民仿佛听到了李清歌的心声,也点头表示赞同。京兆尹的行为确实让他感到失望和愤怒。作为百姓的父母官,却不为民着想,这样的官员留下来只会是祸害。

    李世民怒不可遏,又踹了王守志几脚。他的怒火如同燃烧的火焰,无法熄灭。

    “京兆尹,你可真会办事啊!气死朕了!丢脸丢到家了,朕实在不明白你为什么会变成这样!”李世民的声音如同雷鸣一般,震得整个大殿都仿佛在颤抖。

    “你既然身为父母官,就应该承担起为民请命的重任。你既不能尽职尽责,又枉为父母官,留你还有什么用?”李世民说完这番话,眼神中充满了失望和愤怒。

    王守志吓得魂飞魄散,连忙爬到李世民脚边抱住他的腿求饶:“陛下,这真的不是臣所愿啊,实在是时势所迫啊。臣也为百姓的痛苦感到痛心,但是无可奈何啊,望陛下明鉴啊!”

    李世民厌恶地甩开他的手,重新坐回龙椅上冷笑道:“好!朕今天就听听你究竟有什么难言之隐,竟然敢不顾百姓死活说无可奈何!”他的声音中充满了嘲讽和不满。

    京兆尹跪在地上颤抖着声音解释道:“陛下啊,这真的不是臣的本意啊。是上面的命令难以违抗啊。陛下您喜欢万朝来贺的盛况,命令我们要善待异邦以吸引使者。臣实在是无奈之举啊,望陛下体谅啊!”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哀求和无奈。

    李世民听着他的解释,脸色更加阴沉。他冷冷地看着京兆尹说道:“上面的命令?难道朕的命令就不是命令吗?你身为大唐的官员,就应该以大唐的利益为重,以百姓的利益为重!而不是为了迎合朕的喜好而置百姓于不顾!”

    他的声音如同寒冰一般刺骨,让京兆尹感到更加恐惧和绝望。他知道自己的罪行已经无法掩盖,也无法得到皇帝的宽恕了。

亲,点击进去,给个好评呗,分数越高更新越快,据说给香书小说打满分的最后都找到了漂亮的老婆哦!
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:https://wap.rrrtts.com,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,无广告清新阅读!